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宁波频道 > 政经时事  正文

浙报关注丨鄞州谱写对口扶贫协作高质量答卷
2020-05-22 13:26:39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凯艺 通讯员 钱赛红 史 挺 张 亮 娄志鹏

请输入图片描述

浙江在线-宁波频道5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凯艺 通讯员 钱赛红 史 挺 张 亮 娄志鹏)脱贫攻坚迎来决战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相隔千里之遥的宁波鄞州区与吉林延边州和龙市、延吉市,因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心手相牵,朝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持续迈进。

东西辉映,共享共进。连年来,宁波鄞州尽自己所能、供西部所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补齐和龙、延吉的发展短板,把对口扶贫协作放到区域融合促发展的高度来谋划,逐步走出一条发展共谋、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协作共进、合作共赢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新路径。

鄞州援建和龙项目——八家子镇桑黄基地

深挖共享理念,从“共享稻田”到“共享市集”,从共享资源到共享“互联网+”“产业链+”……如今,“共享”已成为鄞州对口扶贫协作工作中的关键词、高频词,也犹如一根指挥棒,直指精准扶贫。

鄞州正一笔笔奋力谱写对口扶贫协作高分卷,上下齐心打好“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

创新消费模式 打响共享品牌

“这个是来自延边的辣白菜,宁波人吃泡饭的时候可以做成凉菜,特别下饭……”5月8日,“宁波脱贫攻坚宣传周”启动活动在鄞州南部商务区的消费扶贫综合体——山丘市集民俗风情街区举行。多位嘉宾走进一间现场打造的“消费扶贫直播间”,面对直播镜头为对口扶贫地区的农特产品吆喝,线上下单量直线攀升。

鄞州打造的消费扶贫综合体“山丘市集”

山丘市集民俗风情街区,是由鄞州区打造的首个消费扶贫综合体,开街半年多已集聚贵州黔西南、吉林延边、新疆库车、西藏比如等宁波对口地区的商业资源。特色商铺集聚消费能力,这里一开街便晋升为了“网红打卡地”。“今年疫情一来,我们及时为线下商家打开展示的新窗口,提供新的销售渠道,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消费扶贫。”街区有关负责人说。

推出“共享稻田”、“山丘市集”民俗风情街区……事实上,近年来通过创新消费扶贫新模式,鄞州不断深挖共享理念,一步步打响扶贫协作的“共享”品牌。

依托和龙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鄞州以市场运作、增收增效为导向,在2018年启动首轮“共享稻田”消费扶贫项目。一边把和龙的优质大米等绿色农产品直供鄞州,一边把利润留给参与当地项目生产的农户和贫困户。据统计,2018、2019两年成功销售“共享稻田”14000份,销售额累计超14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2000余人,人均增收725元。

以“共享稻田”为突破口,今年鄞州计划把该模式推广至畜禽、林特、药材等领域,形成“1+X”共享体系,持续做强做深消费扶贫。

今年来,为巩固和扩大和龙农特产品在鄞州及周边地区的销售规模,实现防疫期间项目不止步、服务不掉线,3月份鄞州与和龙通过一场“云会商”在消费扶贫方面达成最新协议——通过采取市场直销、单位购销、电商营销、活动促销等,进一步引导和激发鄞州社会各界参与“共享和龙、定制和龙”的积极性,拓宽和龙农特产品销售渠道,破解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中的难题,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产业融合发展 全域结对帮扶

紧扣“集中资金、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要求,去年,鄞州排摸确定17个援建项目,共安排资金6280万元,重点打造和龙桑黄项目和延吉小营村现代农业生态园项目,助推和龙八家子镇打造“全国桑黄特色小镇”、延吉现代农业发展。

立足对口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鄞州围绕产业合作、融合发展的主线,着力鼓励区内优势企业到对口地区投资兴业,寻找“我有投资项目你有发展空间”的契机。截至目前,鄞州已引导23家企业在和龙、延吉投资,总投资额累计近20亿元。不仅如此,鄞州与延吉还达成了延边国际空港产业投资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成立延边鸿港投资建设扶贫中心。

去年9月底,总投资20亿元的杉杉新能源项目首辆新能源车成功下线;目前总投资35亿元的穗甬杉港城项目已基本完成一期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仙峰滑雪场项目已在今年年初开工建设……产业扶贫硕果累累。同时,鄞州借力工业设计产业集聚的优势,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的“设计扶贫”。

杉杉新能源项目第一辆车在去年9月下线

在“精准扶贫”的指挥棒下,鄞州自我加压,转变送钱送物的传统扶贫模式,精准对接资源项目,追求更深层次、更广层面的扶贫内容和目标。

为此,鄞州还提出财政资金、农业生产、美丽乡村、干部人才、医疗教育、经贸合作、企业合作、旅游产业、劳务协作、慈善结对“十大”共享援助计划,力争扶贫协作全域化,成果实现“多点开花”。

依托和利用“义乡鄞州”的品牌资源,鄞州还充分发挥慈善总会、“周秀芳爱心驿站”、善园等社会组织的引导作用,集聚社会帮扶力量,加大社会组织参与力度。两年来,鄞州为和龙、延吉以及延边其他地区共筹集社会爱心款物超3400万元。

为助力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提高对口扶贫协作精准性,促产业经贸合作、稳定就业,去年底,鄞州又从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三方面出台了具体帮扶政策。包括对注册纳税在和龙、延吉地区且年度实到资金500万元以上,带贫成效明显的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3‰、50万元的奖励;对吸纳和龙和延吉贫困劳动力来鄞就业,给予每吸纳1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不超过2万元/年补贴;对采购和龙、延吉当地农特产品,且订单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完成交易额的1%奖励,一次性不超过10万元。

大数据做支撑 促对接更精准

扶贫协作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数据共享成为扶贫精准化不可或缺的支撑。当前在鄞州,不断完善信息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进行社会资源快速、有效、精准的对接,已经被视作共享扶贫协作理念的新内涵。

深耕“互联网+”技术,鄞州把山丘市集的商户销售数据、多个电商平台数据和疗休养数据等,整合成一套大数据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消费者及游客购买和出行倾向,我们把消费信息反馈给对口地区,引导其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和旅行线路调整,让对口地区开展订单式生产劳作和人气线路培育,直面有需求的消费群体,解决产销不对称等问题。”鄞州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数据平台“正向推进”的同时,鄞州一边构建共享“产业链+”反哺机制,实现数据的“反向灌溉”。“以农业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基础,提升对口地区最大优势产业的农业信息化水平,助力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鄞州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共享数据不仅成功“灌溉”和龙八家子镇的桑黄产业链,两年建设桑黄大棚135栋,种植桑黄71.8万段,还打通初加工市场,助推产业向桑黄制药、保健、食品、美容等精深加工产品延伸。

链接

“三大”产业互融 “四提升”兴乡村

鄞州升级山海协作“鄞衢样板”

初夏时节,位于衢州衢江区深山里的蛟垄村,白墙黑瓦的崭新村庄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爽,部分农房、道路、停车位仍在改造整治,一派繁忙又欣欣向荣的景象。“村里出产的小黄姜、笋干等农特产品,每年都会打包销往鄞州,给43户低收入农户增收。”蛟垄村党支部书记温泉洪说,村里新建起了文化礼堂和养老中心,已有投资者想来这投资康养产业。

这个蜕变中的小山村,正是鄞州区和衢江区在全省率先启动的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2019~2020年,鄞衢两地投入千余万元打造该示范点,实现乡村在环境、产业、文化和组织四大领域的提升,帮助产业发展搭上消费的快车,为省域山海协作驱动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鄞衢路径”。

位于衢江蛟垄村的鄞衢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

落实乡村振兴建设,是鄞州自2018年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以来的一项生动实践。近年来,鄞州持续加大对衢江的援建力度,通过延伸产业新链条、共建发展平台,协作从资源要素互补和产业梯度转移的传统模式向各领域全面覆盖转变。

产业合作创新,一向是念好“山海经”的动力源泉。从融合一二三产的现代农业项目“荷鹭牧场”,到鄞衢富里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荒山变良田”,这些合作成果为两地共谋新一轮产业规划奠定了基础。当前,鄞州正抢抓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新兴产业”的规划发展机遇,与衢江的承载空间充足形成互补,以“鄞州总部+衢江基地”的模式推动鄞州大型企业投资衢江,建设集制造、加工、物流于一体的制造基地,同时为鄞州“腾笼换鸟”腾出发展的空间。

在发展山海产业园基础上,鄞州又通过“园中园”建设,“一园多点”规划、“飞地平台”打造等多方式优化要素配比,抓存量挖潜力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通过项目招引,万洋众创城、大晨显示、浙西重大交通产业配套设施生产基地等“10亿级”项目已先后落户该产业园。与此同时,牢抓消薄的工作重心,以土地指标换产权的形式,促成衢江在鄞州经济开发区获批3万平方米小微产业园的独立产权,建设以“委托运营+前期固定收益+后期税收分成”模式运作的消薄飞地。据介绍,该项目已投入首期资金3000万元,预计今年可助衢江区的100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消薄。

立足鄞州资本市场的高地优势,鄞州和衢江在2018年11月正式成立“上市企业协作联盟”,首批吸纳了鄞州12家、衢江5家上市或拟上市企业会员,有效推动了衢江规模企业的发展壮大。“联盟凝聚两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合力,近年来为两地各种类型企业、项目、理念的孕育与成长,提供了优质土壤。”鄞州区发改局负责人介绍,杉杉锂电池、华凯科技、大晨显示科技等一批亿元项目已签约落地,柏庭康养综合体、摩米创新工程等储备项目先后引进,联盟促进了两地区域经济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随着鄞衢的交流合作逐渐多元化、常态化,当前,两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山海协作新格局已经确立。近两年,两地党委政府主要部门、乡镇街道、群团及社会组织全面结对,签署各类协议近30份。在科教文卫方面,鄞州科技大市场联动衢江科创园共同孵化科技项目;开展名校、名师、名班主任“三名工程”,校校结对共建培育优秀学子;举办文化走亲和旅游推介专场活动,促进地区文化交流等。社会援建方面,连续两年开展“慈善助医”活动,落实援建资金上百万元;还有5对村企结对实施项目援建,共落实资金75万元。

(本版图片由宁波市鄞州区发展和改革局提供)


编辑: 周文丹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