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宁波频道 > 政经时事  正文

20年前报道刮起“梨旋风” 今天慈溪见证绿叶成阴梨满枝
2019-05-14 09:24:53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翁杰 浙大学生金韵怡 通讯员 卢萌卿 邵滢 岑俞贝 视频 尹海木 吴元峰 许赛静 设计 王汝吉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70年来,几代浙报人积极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留下许多影响深远的新闻佳作。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浙江日报和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于4月中旬启动了“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采访。连日来,以浙江日报部分新闻佳作为脉络,由原作者、一线骨干记者和浙大新闻专业学生组成的三代新闻人队伍,重读佳作、重返现场,传承历史、赋能未来,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浙江新闻客户端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八篇《20年后我们在慈溪见证——绿叶成阴梨满枝》。去看看当年《一只梨卖了五元钱》报道刮起的效益农业“梨旋风”,如今如何?

浙江在线-宁波频道5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 浙大学生金韵怡 通讯员 卢萌卿 邵滢 岑俞贝 视频 尹海木 吴元峰 许赛静 设计 王汝吉)什么是效益农业?在今天的浙江,这个答案丰富而生动:是卖20元一个的“红美人”橘子,是卖10元一颗的白草莓,是卖上百元一串的“阳光玫瑰”葡萄……毫不夸张地说,浙江农业的广袤田野,已经深深地嵌入“效益”的基因;浙江农民的头脑,已经牢牢地树立“效益”的理念。

但是,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年前,这个问题却能难倒不少农民。上世纪90年代,浙江开始大力提倡发展效益农业,然而,对于究竟什么是效益农业,该怎么发展,却难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陈纪蔚(右)带领记者和大学生重温《一只梨卖了五元钱》。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吴元峰 尹海木 摄

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当时的浙江日报记者朱仁华、陈纪蔚,来到基层这个“大课堂”寻找答案。在慈溪周巷镇新缪路村,他们找到了答案——一只卖5元钱的黄花梨,并于1999年1月13日在《浙江日报》头版刊发消息《一只梨卖了五元钱》。该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也给予充分肯定,慈溪周巷的黄花梨因此成为全省效益农业的典范。

时光飞逝。如今,我们和新闻前辈一起重返那片不一样的梨园。在这个梦开始的地方,在梨花朵朵之中,我们看到了累累硕果。

慈溪周巷镇蜜梨精品园采摘场景。

来到周巷镇新缪路村,我们重访当年名噪一时的效益农业典范“台逸”梨园。果园里,梨树排列整齐、间距适中,排水沟渠挖得深且宽,诱虫灯、粘虫黄板等物理防虫设施一应俱全,好一派现代化果园景象!春末夏初,白色的梨花零星可见,拇指大小的小梨果挂满了枝头。凑近了,还能闻到果香。这淡淡的果香,把我们带回20年前的那个冬天。

1999年,朱仁华和陈纪蔚在慈溪采访时,无意中得知当地镇上有片“高价”果园。听说那里的梨一只能卖5元钱,他们眼前一亮。当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已有10余年,浙江各地都发展了大面积的经济作物,不少水果的供应已经从紧缺发展到局部过剩,水果“卖难”开始困扰果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怀着好奇走进新缪路村。

1998年,几位来自台湾的果农在这里承包了188亩果园,并成立宁波台逸农业有限公司,当地老农陈桐芳受聘按他们的模式打理果园。在梨树下,老陈介绍说:“外头说的一只梨五元,一点都不假。”这梨批发价达每公斤12元,算一算平均每个梨卖5元。

1 慈溪周巷镇蜜梨精品园采摘场景。
2 精品“白雪公主”草莓能卖出10元一颗的高价。
3 农业生产车间里的立体栽培。
4 慈溪农业产业园内现代化的百万羽蛋鸡养殖车间。
5 慈溪葡萄喜获丰收。

时隔21年,如今72岁的陈桐芳带着我们走进这片果园。虽然梨园已经变身为一个家庭农场,但依然是远近闻名的样板梨园。陈桐芳将梨园的特别之处娓娓道来:“这样修剪,梨树产量更高,两三年后就能达到亩产2000公斤至3000公斤”“梨子不仅要‘穿衣服’,而且不同时期还要‘穿’不同颜色的‘衣服’”“这里的产量远高于当地1000公斤左右的平均亩产量”……

而当年,也是听着老陈的介绍,陈纪蔚将这些“秘诀”一一记录下来,写入报道中。“如今,在浙江各地的精品果园里,不少类似的生产技术早已被广泛应用。”陈纪蔚说,可在20年前,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精品农业的理念是绝大多数浙江农民闻所未闻的。

一时间,慈溪“台逸”梨园成为效益农业的典范,各地农场主、农业部门负责人纷纷赶来学习,把这里的经验传了出去。正如报道的编后语中所期望的,“把农业当作精品来经营,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销售、追求质量和效益”这一新观念,随即渐渐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浙江大地上的一个个现代农业园。

上世纪90年代末,梨农在卖梨。

在新缪路村,我们邂逅了村党总支书记、种梨大户唐常清。20年前,陈纪蔚到村里采访时,唐常清还在外务工,两人从未谋面。谈起《一只梨卖了五元钱》,唐常清感慨地说:“这是改变了我一生的新闻。”

原来,报道见报后,不仅全省各地不少农民来到周巷取经,许多慈溪本地人也因此回乡投身农业。那阵子,陈桐芳成了村里的名人,远近的果农都来向他求教,唐常清便是其中之一。

“学技术、学方法,都不如学理念。”虽然“师出同门”,唐常清和其他梨农却有些不一样:除了学生产技术,他更看重果园的现代化管理。他坚信,这才是“台逸”果园能做好的秘诀。

“受限于传统的小农意识,有些农民在‘台逸’学了剪枝、施肥等容易上手的技术,对成本较大的措施就选择先‘放一放’。”唐常清举例道,为了避免台风季落果,“台逸”果园在1998年就投入46万元搭建架子,固定梨树。可是,许多农户因为投入大就“过滤”了这一技术。后来,吃了几次台风的苦,农户们才渐渐明白:不同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效益农业少不了投入。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唐常清在自家果园里深挖沟、广搭架,该建的农业设施一个不落。唐常清家的梨园亩产值比周边其他梨园要高出不少,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了如今的近300亩。

在新缪路村梨文化博物馆里,我们看到,相较20年前,这里的精品梨“家族”壮大了不少。除了黄花梨,又新增了“翠冠”“玉冠”等新品种。“这些年,我们一直紧跟省农科院,他们有什么梨树新品种,我们总是第一时间拿回来试种。”周巷镇农办主任许云峰说,去年他们率先试种的新品种“新玉”在市场上一炮打响——把每只六七两重的精品梨装成礼盒,平均一只梨能卖20元。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当年,新缪路村的梨农靠着胜人一筹的种植技术和精品理念,把黄花梨卖出高价;如今,他们又不断引进新品种,牢牢占领市场。”陈纪蔚感慨道,周巷人如今在台湾果农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精品特色农业之路。

农业生产车间里的立体栽培。

离开周巷,驱车沿着中横线行驶约50分钟,便是一望无垠的滩涂。在这里,慈溪效益农业谱写了新的篇章:一只梨发展成了一个可复制的模式。

“人多地少的慈溪发展现代农业,资源禀赋不算好。”慈溪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方云华告诉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慈溪在滩涂上造出了高产良田。在农业部去年首批认定的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榜上有名。这里的“产业化规模基地+加工+科技”的“慈溪模式”,也被认定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七大模式之一。

在这片15.5万亩的田野上,慈溪人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田野里,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车间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高产良田涉及的农业人口达6000多。他们把农场建成工厂,以亩均论英雄。在正大蛋业的现代蛋鸡智能养殖基地里,6列8层饲养设备有序运作,蛋鸡喂养、鸡蛋采集、产品包装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慈溪正大蛋业有限公司总裁卫文刚介绍,这个占地400亩的蛋鸡场每天产出鸡蛋约70万枚,每年可输出鸡蛋2亿枚。

“过去,慈溪农业凭着一只黄花梨成为全省效益农业的典范,如今,慈溪要为乡村产业兴旺输出制度经验、模式创新。”方云华直言。在慈溪坎墩,占地3280亩的大学生农业众创园专门用来孵化乡村振兴的产业项目,吸引农创客入驻。短短一年多时间,已有一批“80后”农创客来此租用了400多亩土地,发展精品水果、花卉种苗等项目,创造年产值近千万元。据了解,目前慈溪市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多人、农创客180多名。

在周巷镇新缪路村,在慈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大学生农业众创园……我们看到了“70后”“80后”“90后”一张张活力四射的面庞,更看到了慈溪人在效益农业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实的足迹。

佳作重读丨精品农业显威力 一只梨卖了五元钱

老记者感言丨发现趋势 站上风口

专家点评丨说给他听 不如做给他看

大学生手记丨报道“三农” 更需“四力”


编辑: 周文丹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