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宁波频道 > 政经时事  正文

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
2018-06-14 07:27:16 来源: 宁波日报 记者 易鹤 殷聪 通讯员 储昭节

  以康强电子为代表的集成电器产业龙头在宁波加速集聚

  舜宇光学生产线

  “亩均论英雄”改革让企业加速快跑

  宁波企业对技术改造的热情越来越高

  技术改造是企业提高亩均税收的重要手段

  技术改造让小体量做出大文章

  

  以前是规模为王,现在是单位产出为王。宁波将“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发展新逻辑,按下了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快进键。昨天,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实施意见》,今天,全市召开“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推进会,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实的举措,誓将这一改革进行到底。

  事实上,拉出全省“亩均”成绩单,宁波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2016年,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37.4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96倍;增37.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2.1个百分点,亩产效益和增速均居全省首位。在全省亩均税收前十强县(市、区)中,宁波占4席。

  据初步测算,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到132万元;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40.5万元,两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宁波的秘诀在于为此打造了一把科学、精准、公正的“标尺”——构建了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宁波制定了全省首个取数规范文件,将评价的6项基本指标分解成59项数据,保证了取数的操作性和可靠性。

  ——编制了“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手册,设计了评价工作流程图,将整个评价过程分解为12项规定动作。

  ——全市统一规划建设了企业“亩产效益”大数据系统,将原来的人工操作变为自动化、智能化的评价和分析展示。

  基于此,宁波建成了企业“亩产效益”大数据系统,将评价操作的流程和内容全部“上线”。

  去年,宁波将“亩均论英雄”改革范围拓展到用地5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全年完成企业评价1.55万家,实现了“应评尽评”。

  今年,又将评价对象向3亩以上的规下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等平台载体拓展,明年将完成全部工业企业的评价。

  倒逼企业转型 让寸土生寸金

  长期以来,宁波市中迪鞋业有限公司,单位资源占用产出并不高。“亩均论英雄”改革文件一出台,公司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想方设法提质增效。去年,中迪鞋业亩均工业产值增长至329万元,亩均利税增长至31.7万元,和4年前相比,已经增长了近一倍。

  “亩均论英雄”改革是一个倒逼机制。倒逼亩均效益不高的企业,必须加快通过转型升级、“腾笼换鸟”的途径寻找发展新路径。

  在“亩均论英雄”改革的评价体系中,A类优先发展,B类鼓励提升,C类监管调控,D类落后整治。没有企业希望自己是C类和D类。这两类不仅排污费上涨,贷款和用电都会受到限制。倒逼之下,企业明显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作为全市“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急先锋,镇海区在全市率先创新开展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核心的工业企业绩效评价工作,树立“亩产论英雄”改革导向,积极构建并运用“正向引导”和“逆向倒逼”双重机制,着力破解产业层次较低、资源配置不合理、环境承载力有限等发展瓶颈,探索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发展之路。2017年,镇海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165.4万元,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84.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每人64.8万元,亩均税收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在上年的基础上提高了3.8%和4.5%。

  事实上,对于宁波而言,“亩均论英雄”改革并非一个新生现象。但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下,宁波面对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依然紧缺的现实,“怎么打破资源要素的天花板?实践证明,‘亩均论英雄’改革,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机制。”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谁亩产效益高 要素就向谁集聚

  在鄞州,相关部门把企业评价排序作为要素供给分配依据,在用地、用电、用能、用水、排污等要素上对不同类别企业实行差别化政策,不少低效用地因此得以腾退;在镇海,新招商项目将接受评估,低于规定评价指标基准值的将不予批准,从源头实现产业优化。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我市正在研究制定《宁波市制造业行业新增项目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规范》,对31个大类、165个中类行业的工业企业,从容积率、固定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等各项指标提出规范,每个行业的指标分别设置均值、控制值、推荐值、调整值,对新增项目进行“体检”式评价,实施新增项目土地利用全过程管理,以确保新增项目投资质量。

  也就是说,今后从企业拿到土地的第一天起,就要算亩均产出这笔账。同时政府导向鲜明:谁亩产效益高,要素就向谁集聚。

  事实上,宁波早已先行布局。据了解,2017年,全市减免 A、B类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2.65亿元;对C、D类企业累计征收差别化电价、水价、排污费6157万元,关停淘汰落后规上企业387家,腾出用能空间141万吨标准煤,盘活存量土地1.97万亩,用于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各地还在子女入学、项目准入、电力直接交易、先进评比、产业政策兑现等方面通过与评价结果挂钩,深入推进评价结果的综合应用,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和精准服务。

  种种迹象表明,我市将逐步推进根据评价结果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扩大差别化价格实施行业范围,不断促进各类要素向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集中。换句话说,就是亩产效益高的企业,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推动土地、用能、排污权等资源要素向优秀种子企业集聚。

  提高单位产出 创新是必由之路

  每一年的“亩均论英雄”改革榜单上,创新型企业总是最耀眼的群体。

  业内人士指出,“亩均论英雄”改革的背后是激励企业创新,不断提高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创新强、亩产高、节能好、减排多”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宁波的土地利用强度已经很高,产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必须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需要更多强调投入产出比,强调土地、人力等全要素生产率。近年来,宁波对智能制造的主攻力度不断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更加重视,体现出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追求。可以说,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亩均产出”是必由之路。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亩产论英雄”改革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板块、开发区自觉告别那种“摊大饼式”“花园式”的发展模式,成为以“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积极响应者。

  据市经信委初步统计,目前,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进入A类企业占比前5位,入选A类企业分别达203家、125家、120家、84家和84家,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从亩均税收指标看,A类企业是B类企业的3.7倍,B类企业是C类企业的3.3倍,C类企业是D类企业的2.4倍,A类企业是D类企业的29倍,A类企业的产出明显领先。全市炼钢、造纸、化纤、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投资得到明显抑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加大,经济结构在综合评价的引导下得以进一步优化。

 

  供图 市经信委


编辑: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