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宁波频道 > 城事 正文

这些寻常之物都是非遗品?赶紧看过来!
2017年06月03日 17:09 来源:浙江在线-宁波频道   记者 王淑玮 通讯员 陈敏健 黄成峰 严世君

  浙江在线-宁波频道63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王淑玮 通讯员 陈敏健 黄成峰 严世君)  泥金彩漆、竹编篮、刺绣虎头鞋、剪纸、箍桶、奉化布龙、红帮裁缝的定制西装……

  6月3日,宁波举办第四届阿拉非遗汇暨奉化区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几十位匠人带着这些日常多见的物品登上了非遗的舞台,让你豁然一笑,原来这些寻常物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作是带有体温的艺术,如今快节奏的机器批量生产,让现代人愈发顾念“旧情”。

  “这里放的每一张纸都是我一点点手工制做的,它们和机器纸不一样。”奉化棠岙村的江海军边说边摆动手中的竹帘,没一会,竹帘上就浅浅附着了一层薄纸。纸很常见,但历经几千年的传承,造纸术一直在革新,像这样纯手工造的纸现代已不多了,它的一道道工艺并不简单。江海军说,他二十几岁便跟随父亲学造纸,至今已有30多年,家中以造竹纸为主业,从前期的采竹、腌料、清洗、烧煮、捣料、打浆等一直到后续加工抄纸、晒纸,一共需经72道工艺,这些全是由江海军亲手制作,不假他人,每一道工序都饱含深情。

  “每一年的小满时节,笋刚长成竹子,叶子还未发出之时,我们就要把竹子砍伐掉。在这前后不得超过15天的时间里,我们要把一整年的原料都备齐了。”年逾花甲的江海军每天仍持续10个小时造纸,最多的时候一天制造一千张竹纸,一双手也因常年泡在水里而显出浮肿沧桑。

  “现在我造的纸更多是用在了古籍修复上,像浙江省图书馆、浙江档案局很多都会从我这里买竹纸。”江海军介绍说。纯手工工艺总能勾起大家的情怀,这一门古老的造纸技术,引得现场几位来自美国、德国的观众大为惊叹,她们纷纷上前学习,想亲手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技艺独有的温度。竹篮、草帽、绣花布艺、渔网……这些淡出了大家视野的生活老物件为何都进了非遗名单?宁波市文化馆副馆长孔燕告诉记者:“如今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许多需要历经时间沉淀去潜心制作的低产量手工艺逐渐失传。但是这些技艺恰恰承载了我们老百姓祖祖辈辈生产生活中所体现的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非常珍贵。”而在孔燕看来,这种老物件还藏着一种事必躬亲的精神,这是我们打造现代的“大国工匠”所需要传承的精神。

  越是鲜有人知的工艺越是弥足珍贵。在日日年年不变的制作工序中,匠人们早已给这些物件赋予了生命力。此次举办宁波市第四届阿拉非遗汇暨奉化区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正是对这种匠心文化的延续和传递。孔燕说,此次活动是想把非遗传统技艺、民间小吃、表演艺术做一个集中展示,以“亲近、传承、共享,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让老百姓零距离接触传统非遗,使这些原本在岁月中逐渐褪色的老手艺再次焕发生机。

 


编辑:盛高
 

 
 
相关新闻:
 

  • 再看一眼“大块头” 再见了!宁波12路公交车
  • 慈溪首家电商学院在环杭州湾创新中心成立
  • 宁波小城镇蝶变回头看①丨这些美景步道你走过几条?
  • 在家门口享文化盛宴!慈溪大剧院首演请来中国爱乐乐团
  • 把国际大事改编成童话故事 宁诺女生打造火爆“牛油果”
  • 中山公园玉兰盛放 洁白如雪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