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宁波频道 > 区县之窗 正文

旧时婚书如此雅致 宁海藏友想开家博物馆
2017年04月23日 09:20 来源:东南商报   记者 陈爱红 崔引

  陆翀和庞左玉合作绘图的婚书

  这份婚书比A4纸略大一点,四周饰以绽放的桃花和花枝,婚书的右下方画着一对戏水鸳鸯,结婚人是安徽的李应中先生和陈曼倩女士。婚书中央的祝词古朴唯美:佳偶天成,良缘永缔;情敦鹣鲽,愿相敬之如宾;祥叶螽麟,定克昌于厥后;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在婚书的右下方有签名:“陆翀”、“左玉”。

  1953年有爱神图案的婚书

  这是一对鄞县籍夫妻的婚书,婚书的画面是中西合璧的,上面不仅有中国传统的儿童嬉戏图,还有国外的小爱神引弓搭箭的图案。婚书上的祝词也十分美好: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婚书上还贴有三枚印花税票。

  1968年有毛主席语录的婚书

  这份结婚证的发证机关是湖北江陵县将台区革命委员会,在证书的上方是一段毛主席语录:在生产中,必须实现男女同工同酬。真正的男女平等,只有在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才能实现。证书上的图案是金灿灿的向日葵和饱满的麦穗。

  宁海藏友翁炳良想给千余件藏品开个婚证博物馆

  结婚是人生大事,往往有“一纸婚书”为凭。据百度百科,我国的民间婚书最早起源于唐代。婚书是婚姻的文约,它包括求婚帖、订婚单、结婚单和结婚证等。

  早期的婚书基本上是民间手书的,多为红纸黑字;民国时期出现了固定形制的婚书,上面大多印有“伉俪证书”、“结婚证书”等字样;现在的婚书,就是民政部门颁发的结婚证了。

  (翁炳良展示民国时期的婚书。)

  宁海藏友翁炳良拥有1000多件婚书和众多的结婚贺礼类藏品。翁炳良最大的心愿就是开一家婚证博物馆,与更多的人分享婚书里的美好与吉祥。

  偶遇一份非常精致的旧时婚书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翁炳良出生在宁海强蛟镇。1996年,他在宁海知恩中学西大门的南侧开了一家旧书店,从事古旧书刊的回收与销售。翁炳良收藏婚书完全是源于一次偶遇。

  1997年,翁炳良到杭州的二百大古玩市场去淘旧书。在一家书摊上,他看到一个精致的长柄状圆纸筒,纸筒上面写着“同心永爱”四个大字。他好奇地打开了圆筒,里面露出了一份卷着的绢织物,展开一看,竟然是一份1944年的婚书——“伉俪证书”,大意是一对江苏籍的新人于当年8月28日在上海福州路万利酒家举行婚礼。除了新人的生辰八字和吉祥话语外,婚书的四周饰有祥云和金龙等图纹,内页的绢上有手绘的喜鹊和桃花,还有结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和主婚人的名字和印章。

  这份证书最吸引翁炳良的地方是左下角的一枚印章:江寒汀。原来,这张婚书上的花鸟图是江寒汀手绘的,他在作品上盖了自己的印章。看多了现在简简单单的结婚证书后,突然看到旧时的婚书这么精致,翁炳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和老板讨价还价,以850元的价格买下了这份婚书。

  江寒汀手绘的婚书在当年是多少价格?什么人家能够请得起这样有名望的画家来作画?后来,翁炳良与藏友交流后得知,在婚书上画这样一幅画,画家大约可以拿到8元大洋的报酬。

  不同时期的婚书各有特色

  开始收集婚书时,翁炳良主要是跑市场。他起初是跑杭州的古玩市场,买到了一些清末的婚书。

  清末的婚书材质质朴,但墨书文采飞扬。“大德望云龙张亲翁先生大人阁下:伏以海誓山盟喜仰名门之庆,鲁书雁帛益增蔀屋之光。喜三星之在户,卜五世以其昌。恭维亲家大人门下,三代遗风六朝望族,慕令郎东床妙选早精六艺,愧小女西郭庸姝初学三从。由水月之言,俯缔朱陈之好……”这份女方家长写给男方家长的婚嫁答谢函文采飞扬,让翁炳良爱不释手。

  2008年,翁炳良关闭了旧书店到嘉兴去打工,常去逛上海的古玩市场。每周五是上海灵石路古玩市场的集市日,到了这一天,他天没亮就起床坐车去赶早市,再在早上8点之前赶回单位上班。这样坚持了两三年,翁炳良手中很多民国时期的婚书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淘到的。

  民国时期的婚书,已经有了固定的形制,只需要把新人的名字、结婚的时间、证婚人名字等填写在婚书上就可以,但是家道殷实的人家一般会请名人在婚书的空白处作画,现存的民国时期的婚书华丽庄重,多数是书画印一体。

  解放后的固定形制婚书中,早期还留有民国遗风,到了后期就越来越简化了。翁炳良展示了两份1968年的结婚证,分别是上海和湖北的,上面都有毛主席语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网上觅得集体婚礼婚书

  2010年后,翁炳良开始在旧书网上淘宝。7788网、孔夫子网是他常逛的网站。

  一般网上销售的婚书底价多为几百元,但是如果有好几个人都想买这一份婚书,那么大家就要加价竞拍了。

  常在网上买婚书的藏友也就十来个人,几轮竞价后,多数人放弃了,最后只剩下两个人在那里较劲,一张五六百元的婚书最后价格飙升到了五六千元,双方都得不偿失。几次竞价后,翁炳良主动找到经常和自己竞拍的藏友,两个人商量,以后在网上看到好的婚书没必要争得你死我活的,提前打个招呼,这次你买下次我买。

  蒙藏友的承让,翁炳良从网上觅得了一份民国三十年的集体婚礼的婚书。这是慈溪籍的冯汉云先生和镇海籍的宋洁萍女士参加宁波旅沪同乡会第25届同乡集体婚礼的结婚证书,婚书上的证婚人有两位,分别是虞和德和姜梅坞。翁炳良说,虞和德就是虞洽卿,是上海的慈溪籍商业巨子、社会名流;姜梅坞是象山丹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是学贯中西的学者。这份结婚证书,非常有地方特色。

  网络是个开放的空间,各地的藏品在网上交汇。除了江浙沪地区的婚书外,翁炳良还在网上买到了边疆地区的婚书、国外的婚书等。

  一直想开一家婚证博物馆

  一份婚书见证了一段良缘,仅仅是翻看这些婚书,也能让人感到幸福。随着手中的婚书越来越多,翁炳良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对婚书的研究。

  婚书的材质、花纹、书法和图案决定了其文化内涵。空下来的时候,翁炳良尝试着写写收藏心得,《国内最早的结婚证探究》一文是他对藏品梳理后写的。

  此外,翁炳良还试着研究婚书上的结婚人、主婚人和证婚人的名字,想从这些名字背后发现婚姻文化发展历史、家族历史和历史文化名人生活足迹。深入挖掘千余份婚书上的历史信息,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需要坚实的文史基础,目前,翁炳良的研究工作还只处于初步阶段。

  除了婚书,翁炳良还收藏了大量与婚礼有关的贺礼牌、纪念品等。翁炳良一直有个心愿,给自己的藏品建个家,为它们创办一个家庭式的博物馆,然后潜心做藏品研究。为此,他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着。


编辑:段琼蕾
 

 
 
相关新闻:
 

  • 再看一眼“大块头” 再见了!宁波12路公交车
  • 慈溪首家电商学院在环杭州湾创新中心成立
  • 宁波小城镇蝶变回头看①丨这些美景步道你走过几条?
  • 在家门口享文化盛宴!慈溪大剧院首演请来中国爱乐乐团
  • 把国际大事改编成童话故事 宁诺女生打造火爆“牛油果”
  • 中山公园玉兰盛放 洁白如雪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