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宁波频道 > 生活资讯 > 卫生健康  正文

中高考临近 这些学霸竟然焦虑了!如何克服考前焦虑症?
2018-05-22 18:28:22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波 通讯员 郑瑜

浙江在线-宁波频道5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波 通讯员 郑瑜)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马上就进入2018年中高考季。随着考试时间的逼近,鄞州人民医院心理咨询科“人满为患”。记者从该院心理咨询科了解到,近期,青少年心理咨询人数明显增加,比之前增加了3倍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即将参加中高考的中学生。如何正视“考前焦虑”,是现在正在备考的学生以及学校、家长需要关心的问题。

“考前焦虑”大部分是学霸尖子生

据鄞州人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刘勇透露,在他接诊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患者当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学霸级尖子生。他们就读于宁波一些名校,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只要正常发挥,就能考出好成绩。

家住鄞州区的16岁女孩小雪(化名),家庭环境优越,父母都在一家银行从事管理工作。她从小就爱好学习,小学中学学习成绩都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如今是宁波某所知名学校的高三学生,正准备参加今年6月份高考。

“我家小雪从小学习成绩就好,学习也很自觉,从不让我们操心,就连老师都说以她现在的学习成绩,只要她发挥正常考个好大学是没问题的,可就在上周她们学校模拟考试,小雪做试卷时突然看到试卷一片空白,孩子吓哭了……”小雪妈妈告诉笔者,带着小雪来鄞州人民医院心理科就诊才知道小雪得的是考前焦虑。

小雪的妈妈对她的状况很担心。她说,小雪那几天从学校一回到家,就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书,也很少出去和同学进行交流。

刘勇分析,小雪这属于典型的重度考前焦虑,从小家庭优越,性格内向,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再加上学习成绩好,平常老师和家长都对她寄予厚望,无形之中小雪也给自己施加了压力。事后他通过运动、饮食及心理疗法对小雪进行治疗后,小雪现已慢慢恢复正常。

“这种情况得通过劳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适当缓解学习压力,针对一些心理上有变化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尽量不让学生陷入思维怪圈。”刘勇说,适当焦虑和紧张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进步,但是过度焦虑就难免产生神经衰弱的后果,而缓解焦虑还需要学生的自我调节和家庭的鼓励。

最近刘勇还接诊了一例“罢考”的中学生小丽(化名)。

“家长带小丽来就诊时,她除了说不考试之外,其他的什么也不说,这可把家长急坏了,你说马上要中考了,她却拒绝考试……”事后刘勇费了好大劲才让小丽开口说话,原来小丽暗恋上了班上一位和她成绩同样优秀的小男孩,两个人平常考试不是小男孩第一就是小丽第一。就在前几天班上模拟考试时小男孩考了第一,小丽却考了个第四,小男孩就嘲笑了小丽几句,小丽越想越生气。回到家后就对父母说,以后所有考试都不考了。

“你说这孩子平常很听话的,突然间跟我们说不考试了,马上要中考了,这拒绝考试怎么办?”小丽的妈妈王女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带着小丽来到鄞州人民医院心理科就诊。

刘勇说,在他接诊的案例中,像小雪和小丽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最严重的还出现幻觉。学生“考前焦虑”最初会产生肌肉紧张、心跳加快、额头出汗、手足冰凉等反应,同时也伴随着苦恼、烦躁、担忧等情绪,有时还会产生胆怯、缺乏信心和自我否定等心理。当考试焦虑加剧时,其状态反应也更为强烈,如眼花、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处于僵滞停顿状态,严重的还可能伴发呼吸困难、甚至昏厥等状况。对此,学校和家长需要对准考生们多关注。

“考前焦虑”要正视

如何避免“考前焦虑”?专家为你们支招

“焦虑其实是人的正常情绪,但焦虑过度就是心理问题了。”刘勇表示,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心理活动频繁,学习压力大,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没有正视起来,那就会使学生慢慢对学习产生厌恶,不想去学校,甚至不敢应考。严重者会产生失望、苦恼等负面情绪,从而导致情绪低落、精力减退,慢慢因为焦虑过度演化为抑郁症。

得焦虑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学生的自身素质以及学校、家庭等外围压力导致的。

刘勇介绍,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自我认知,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事情,常常对孩子的行为给予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是防止焦虑最基础的步骤。还有每天要保证规律充足的作息时间。让学生每天晚上10点半前就入睡,保证7个半小时的睡眠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正值用脑高峰期,学生相比大人来说更需要充足的睡眠,经常熬夜的学生,第二天的精力会很差,白天学不进去,晚上睡不着,这就是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学生可能患上焦虑症。

此外,还要加强适当的运动。在学习遇到瓶颈时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同时运动切忌剧烈,微微出汗即可。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学生的记忆力,缓解焦虑。还可以做一些类似于腹式呼吸,肌肉放松、深呼吸等,都对缓解焦虑很有帮助。另外,要保证饮食均衡,多喝牛奶,及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如果孩子出现严重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问题时,应尽早到心理门诊就诊。


编辑: 周文丹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