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宁波频道 > 城事热点 > 社会热点  正文

老小区如何告别“停车的烦恼”
2018-09-05 21:34:26 来源: 宁波日报

 长期以前,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老小区的“停车难”一直备受关注。我市相关部门和部分小区展开了积极探索。那么,如何结合老小区改造与环境整治来缓解这一问题呢?业内人士认为,注重停车位改造与强化管理并举,建立长效机制,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

  改造“挖潜”

  中午时分,走在幸福苑社区内樟树街48弄,可以看到这里的绿化带生机盎然,每辆车子都规规矩矩地停在路边新划的停车位里,而停车位还略有空余,整个小区看起来干净整洁,车流畅通,停车秩序井然。

  幸福苑社区是鄞州东柳街道一个规模较大的社区,居民户数2800余户,小区内有1200多辆车。由于这个老小区停车设施欠缺,停车难在近几年来一直是个大问题,这里还有学校和幼儿园、商业街,人流量比较集中,道路发生拥堵、停车位不够是常态。

  变化源于前年开始的老小区停车设施改造。社区通过调查了解到,绝大多数居民希望进行停车位改造。在市、区两级治堵办和街道的大力支持下,社区请了设计单位对停车位改造做了初步方案,总投资450万元,全部由政府财政承担。

  2016年8月份,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施工队首先选择在幸福苑小学周边改造,到9月份开学时基本改造完成,增加了不少停车位,前来接送学生的家长纷纷对这一改变点赞。

  社区主任竺彭明告诉笔者,到2016年年底改造结束后,社区新增800余个划线停车位,景观改造5934平方米,对绿化进行补种,并升级换代,提升了整个社区的品质,还建立了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今年8月,社区顺利安装了4套道闸系统,目前正在试运行阶段。道闸系统的安装,不仅能使这个老小区实现人车分流,增加汽车行驶的流畅度,还能够有效保障住户安全。

  江北双东路小区有居民548户,车辆200多辆,原先有80几个停车位,供需缺口较大。为此,政府投入100多万元,于去年9月底完成改造,使总车位达到164个,初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区内管理

  联丰玫瑰苑是1997年交付的老小区。几年前,通过改造,新增了357个车位,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但由于部分居民乱停乱开,在高峰时段,仍会有拥堵现象。

  “为此,我们加强了对小区道路和停车位的管理,力图进一步解决停车难和拥堵问题。”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介绍,一支名为“眼镜督导队”的停车监管队伍近期开始活跃在社区。这支队伍有46名成员,由居民自发成立,大多是退休的老年人。他们穿戴统一的制服和袖章,在早晚的上下班高峰期出门巡逻,将违规停车的画面拍摄下来并上传至小区微信群曝光,并用纸笔记录开出提醒式“罚单”,及时联系车主劝导挪位。“第一次沟通会比较困难,我们会保持耐心和友好的态度,说服车主遵守规则,考虑小区居民的集体利益。”刚成为督导员不久的小区居民王女士表示。

  如今,社区“居民自治”开展停车管理的模式大有成效,小区保有车辆和存有车位量的比例优化至1:1.3,小区门口也安上了提示剩余车位的LED屏幕,高峰期的停车难题几乎不复存在。

  据海曙区治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海曙已对多个老小区内路网进行了合理规划,保证“生命通道”畅通,采用智能社区门禁系统,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车位使用率,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在鄞州丹凤社区,社区保安加强了道路通行管理,通过对主要人行通道的隔离,恢复了慢行功能,提高了老人和小孩活动的安全性。

  长效管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只有相关部门、物业公司和居民共同参与,直面问题,形成合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老小区才能早日告别“停车的烦恼”。

  “近年来,为了解决老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截至2017年年底,主城区完成近70个老小区的停车位改造,新增停车位1.1万个。”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结合我市老小区改造试点,同步推进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全市拟改造老小区停车位1700个。

  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吕晨曦曾就老小区停车问题做过专题调研。他认为,2000年前交付的老小区大多数没有规划停车位。为此,一方面应当挖掘潜力,弥补历史旧账;另一方面应当在此基础上强化管理,以静制动调节汽车的不合理增长。只有两头并重,方能见实效,否则之前的努力也可能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编辑: 仇欢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