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宁波频道 > 城事热点 > 城市快报  正文

红分享·初心征文⑮丨金盈雨:“药”道致远 历久弥新
2019-09-02 09:42:28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周松华 整理

金盈雨 宁波国家高新区市场监管分局

【初心感言】猝不及防地开启,淡淡相识漫漫相知,脚踏实地地筑梦,意气风发地远航,漫漫三十余载,那一颗小药丸,从手中走入心中,激励着我在弘扬药学人“工匠精神”之路上越走越稳,也推动着我向着保障全人类健康的宏伟目标,向着更加美好的光明未来阔步前行。

药,百度百科里解释为可以治病的东西。不管你是蓬头稚子还是白发老人,不管你身处农村还是城市,它一直在你身边,从未走远。

1985年,我出生在镇卫生院的产房里,在我还没睁开眼的时候,医生就给母亲用上了在二战中因挽救了无数伤病员而被视为“神药”的青霉素。自此,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的“药”就如影随行,我也在三十多年的时光里逐渐走近它,了解它。

药圃无凡草,普济天下人。

开启

1988年,我3岁。

村口简陋的卫生室始终是我最恐惧的地方,有些清凉的酒精气味、棉球碰到屁股上冰冷的触感、身穿白衣的赤脚医生把针头倒过来挤出两滴液体时的诡异表情,是我3岁记忆里最重彩的一幕,时至今日依旧清晰地刻在脑海里。

那时候,吃得最多的是一种黄色和粉色的宝塔形状的药,甜甜的,肚子痛、晚上睡觉磨牙齿、脸上有小白斑、指甲上有白点点,母亲就塞给我两颗,说是要把肚子里的蛔虫打掉。更逗人的是母亲总让我睡觉后躲在被窝里吃,说那个时候虫子要出来活动,药的效果最好。

现在才知道,小时候的这种“福利”,要归功于简陋的生活条件和不好的卫生习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越来越卫生的生活习惯,这一类药终于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还有印象深刻的是,那时的药总是几颗装在纸袋子里,现配现吃,每次配的药都要吃完,即使是病好了也会把剩下的药吃得一颗不剩,大人的官方说辞是“可以巩固疗效”,似乎多吃那几颗药就能提高免疫力,疾病就再也不会侵入。小孩吃大人的药,掰开胶囊把里面的药粉倒出来,片剂碾碎了兑水吞服,这些在现在看来的用药误区,那时候每天都在我和我周围的人身上发生着。

恐惧与无知,这是一位懵懂学童对于吃药的全部印象。

相识

1998年,我13岁。

每年的正月初三,母亲带着我和妹妹去外婆家拜年,中途就会绕去镇上最大的一家中药房抓补药。

我挤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翘首张望着,穿白大衣的人先是将黄色的包药纸平铺在柜台上,然后拉开一个个抽屉,用手抓一把里面的中药材,放在戥称上麻溜地称好分好,等药抓齐后,再细细核对一遍,防止出错。看着那一排排小抽屉欢快地开开合合,听着柜台里不时传来的“加点党参”、“黄芪换斗”的充满节奏的声音和开罐封罐碰撞出的清脆响声,倚在一角的我内心是充满欢喜的。

药房里抓药的人们,脸上也是欢喜的,大家互相道贺着新春祝福,一边堆着笑容从穿白大衣的人手中接去希望,那份满足的表情,让我固执地认为吃了过年的补药,来年什么病都不会得,为此还偷偷地喝过家里大人煎好的汤药。

除了对中药房门庭若市的印象外,还对两种药物有着老朋友般的熟悉,一种是氟哌酸,一种是牛黄解毒片。

当我工作后看到氟哌酸的说明书里写着“该品不宜用于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时,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13岁的那个年代里,氟哌酸都是一板板卖出的,购买者也从没想过要索取药品说明书,多少孩子把这个药当做家常便饭。我办公室的同事笑着调侃,当年每次痛经她的母亲也是让她服用氟哌酸的。

至于牛黄解毒片,在我们家就太重要了,口腔溃疡、感冒喉咙痛、皮肤磕伤了,都要服牛黄解毒片,“解毒”两字搁母亲的眼里就是对谁都对症。所以,在家里常备药里还没出现创口贴时,牛黄解毒片已经用它霸气的名称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家家户户都备着。

神圣与神奇,这是一位豆蔻少女在初识药品时的由衷感触。

筑梦

2008年,我23岁。

我成了浙江大学药学院2004级的学生,刚入校那会儿,紫金港还是“豆蔻少女”,启真湖边的杨柳就像刚抽条的“姑娘”,秀秀气气的。湖滨校区则俨然是一位历经春华秋实近百载的“睿智长者”,俯身看着风华正茂的又一批年轻人意气风发地走进药学的殿堂。

大学之印象,首推大师。我在浙大四年的求学生涯中,虽然没有遇到马一浮、丰子恺、贝时璋这样的名扬中外的大师,却也见过不少令人仰慕的教授学者。有“浙大日月”之称的药学院院长曾苏教授,瘦瘦高高的个子,不苟言笑,总是迈着不急不缓的步子,“一生正气两袖清风”的形象跃然纸上。以“治学严谨”著称的毒理学老师楼宜嘉教授,每一节课都像一件艺术品,引人入胜,热情专注富有感染力,听她的课成为一种享受。魅力四射的“药学女神”杨波教授,无论是在新年晚会的舞台中央,还是在传播知识的三尺讲台,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杨教授永远是最夺目的那颗星。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给我们上大课、专业课和实验室里指导的老师们,不同的音容笑貌,同样孜孜不倦地将学术精神和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位求学者,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师长,什么是学者,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科研,什么是药学院的院训“明德弘药”。

大学之印象,还在于身边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四年时间,我们一起在课堂上学习药学的基础知识,一起在图书馆阅读人类的共同智慧,一起在实验室里操练着基本的实验技能,一起在各项活动中丰富自身的积累。大学这座缤纷多彩的知识殿堂,淌下了我们的汗水和泪水,里面有艰辛,有不甘,有挣扎,有喜悦,最终定格成毕业照上的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现在,翻翻朋友圈,昔日同窗已经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各个岗位上,但让人惊叹的是,尽管工作性质大有不同,药品研发、临床药学研究、教育、药品监管、药品销售,但没有一人离开“药”的边缘,真真应了一句话“万变不离其宗”,我们都在用自己所学为人类的药学事业而努力。

严谨与坚持,汇聚成我们药学人的一股力量,延续着人类的梦想。

远航

2018年,我33岁。

如今的我,是基层的一名药品监管人员。从2012年走上监管工作岗位至今,有6个多年头了。静下心来回顾,总有一些镜头,是记忆中的定格点,叫人无法忘怀。

2014年的机构改革,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工商局合并,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那个成立大会,年轻的面孔,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一起,谈笑风生,正是《沁园春长沙》里那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写照。

第一次进入药厂,大热天戴着防毒面具在生产车间跑上跑下;第一次进社区宣讲,一手一大捆宣传资料健步如飞;第一次处理药品安全应急事件,迅速进驻生产企业调查,同类产品下架、退回,相关产品封存、检测,主动与媒体沟通做好引导,主动为企业与民众搭建“谈话平台”……无数个第一次中,我终于从一个单单知晓临床药理知识的“新兵”成长起来了,从熟识基本的法规文件开始,到通晓日常检查重点,掌控监管风险点,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留下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

2016年,因为工作的调动,我来到了高新区这片热土。在这个新起点,更加年轻的队伍,更加蓬勃的朝气。在我们监管队伍里,有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笔杆子”,有熟记每家经营户地址的 “活地图”,有新闻专业毕业却将监管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的“好学生”,也有干练利索能力突出的监管“女神”。齐刷刷的一线“奔跑者”,齐刷刷热爱并坚守着平凡的工作岗位。

坚定做实做细,为百姓安全用药把好源头关——始终将药品生产企业列为隐患排摸核心,日常监管关键点,加强问题跟踪检查,监督抽检全品种覆盖,安全形势平稳可控。坚持服务发展,一幅繁荣发展的新画卷徐徐展开——近三年高新区药店数量翻了一倍,焕然一新的绿十字标志,方便快捷的电子处方,从业人员“1+1”在职在岗服务,人们无不感受着便捷的药学服务。

责任与担当,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追求。

从猝不及防地开启,淡淡相识漫漫相知,到脚踏实地地筑梦,意气风发地远航,漫漫三十余载,那一颗小药丸,从手中走入心中,激励着我在弘扬药学人“工匠精神”之路上越走越稳,也推动着我向着保障全人类健康的宏伟目标,向着更加美好的光明未来阔步前行。


编辑: 周文丹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