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宁波频道 > 城事热点 > 城市快报  正文

视频|你会方言吗?宁波市救助管理站招募口音志愿者帮“无名氏”寻亲
2019-06-19 15:57:42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波 通讯员 梅薇 胡静波

浙江在线-宁波频道6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波 通讯员 梅薇 胡静波)迷途中的一张车票,雨雪中的一间暖房,寒夜中的一床棉被,饥寒中的一碗热饭……

这里对一般宁波市民而言,这里比较陌生,但对于那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困难群体,这里是他们人生旅途中无法忘怀的温馨驿站,这里就是宁波市救助管理站。

今天是第七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上午数十位甬城市民走进宁波市救助管理站,今年主题为“大爱寻亲、温暖回家”。

在救助管理站的救助对象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年老、年幼、文盲、精神病障碍等原因,不知道、说不出自己的姓名、家在何方,不得不长期滞留下来。他们是谁?来自哪里?怎样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他们的家人?

至今工作人员还记得一起一家三口寻亲回家的事。

微信图片_20190619142947.jpg

2014年6月4日,一名中年男子被民警送到救助站。来时男子神情呆滞,不听任何交谈,无奈工作人员只能安排其住下,慢慢寻找家人。

过了几天,民警又送来一位15岁少年同年,交谈中,工作人员发现少年虽有精神障碍,但一直说自己的名字叫“应刚”,家住河南安康。

然而,就在这时,奇怪的事发生了。只见少年见到先前的男子时,两个人会相互对视,少年还称呼对方为“爸爸”。这时,工作人员怀疑双方可能有亲属关系。后由经过DNA鉴定两人确定其为父子关系。

一对父子先后被送入救助站,这令人工作人员很是诧异。可是仅仅确定为父子关系,却不知家在何方。

这些年来,工作人员没有放弃,多方寻找父子俩的家人,一直没有所获。直到去年9月,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发现少年与全国信息比对中的一名叫“王迎港”的比对人员相似,这才帮助这对父子找到家。

然而,就在家人连夜赶到宁波接回父子时,意外再次发生。

在和家人交谈中,工作人员得知这对父子是在余姚泗门与绍兴上虞交界处与家人走失,并且同时走丢的还有一个小儿子。得知后,工作人员随即通过救助管理系统,联系上虞区救助站,庆幸得是小儿子就在当地救助中心,身份确定后,家人又欣喜的赶往上虞救助站。

“像这样一起帮助一家三口找到家人的也是不多见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年来,为破解寻亲难题,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寻亲服务小组,采用物品甄别、口音辨别、观察举止等多种传统方法,尽可能地挖掘身份不明受助人员的姓名、家庭住址等信息,运用全国救助寻亲网、本地媒体发布寻亲信息,与公安部门合作开展DNA比对+“人脸识别”寻亲,寻找家人。

短短两年多来,已帮助200 余名身份不明的受助人员成功找到家。

微信图片_20190619143030.jpg

采访中,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救助人员寻亲,他们一般会先通过交流问询和口音,判断人员的身份、地域信息。

“可是好多人说的话都是地方方言,我们根本听不懂。”这个时候工作人员往往会借助一些公益组织和自愿者帮帮听辨,来判断地域。先前他们就遇到过一名只会讲苗语的人和一名只会讲闽南话的人,都是请求贵州和福建当地救助站帮助听辨,才帮其找到家人。

“所以我们就想建立一个口音资源库。”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宁波市救助管理站救助最多的是四川、贵州、湖南、安徽等地人员,他们也需要能够听懂这些地区方言的志愿者加入他们,同参与寻亲救助工作中来,帮助受助人员一起寻亲。

如果你愿意成为口音志愿者,那就拨打宁波市救助管理站的电话:87136180报名吧!


编辑: 周文丹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