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宁波频道 > 城事热点 > 城市快报  正文

33年邻里情 坐着轮椅来相聚 孔浦文汇新村拆迁情不散
2019-04-23 10:39:01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王涛 沈旦

浙江在线-宁波频道4月23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王涛 沈旦)“老刘你也来啦,现在身体好吗?”“你们新房买在哪里?在那边住得怎么样?”4月22日下午,孔浦街道文汇新村的乒乓球室里格外热闹,一场居民自发组织的“邻里一家亲·永恒的记忆”主题活动正在举行。已经完成拆迁签约的居民从各地赶来,欢聚一堂,共叙邻里情谊。

“我们大多是1986年住进来的,一住就是33年,感情都特别深厚了。”居民老陈说。对于文汇新村的居民来说,拆迁更多的意味着分别和不舍。

现场年纪最大的居民已经是90多岁的高龄,有好几位都坐着轮椅,有的甚至是从上海等外地特地赶来的,但当他们见到昔日的老邻居、好伙伴,脸上的皱纹仿佛都舒展了开来。

曾作为宁波大学教职工住房的文汇新村,是随宁波大学于1986年配套建成的。小区里面住的,也大多是宁波大学的老教职工。“当年的小区建设项目,还是市政府重点工程。”负责组织这次聚会活动的叶尚涛,是当年首批入住小区的教职工之一。他介绍,小区的142套房屋,从113平方米到64平方米分A、B、D三种套型,分别对应入住教职工的不同级别,因此又被称为“教授房”“副教授房”“讲师房”。在住房建筑面积大多只有四五十平方米的1986年,文汇新村的房子算得上是超标准的大户型。

叶尚涛回忆,当时他从湖北调任宁波大学当老师时,看到有这么好的住房条件,触动很大。

不仅仅是大户型,对于宁波大学的教职工来说,当时的文汇新村还拥有黄金地段。“文汇新村离市区近,1路车公交可以直达,小区又有校车来往学校方便职工上下班,当时大家都抢着住这里。”叶尚涛说。

因为良好的居住条件,文汇新村曾居住过宁波大学引进培育的一大批高级人才。“曾在我们小区定居的教授、高工级别的高级人才,不下于30位,至于他们为宁波引进和培育的人才,更是数以百计。”原宁波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纪友说。

据王纪友介绍,宁波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当时大多住在文汇新村。陈珊妹、黄剑源、沈昌鲁等一大批享誉国内知名专家、教授,都是当时的小区居民。这个只有142套房子的老小区,也算得上是藏龙卧虎、大师辈出。

1996年房改之后,部分教职工陆陆续续搬出了小区。伴随着时光流逝,历经风雨的文汇新村,也开始渐显疲态。“因为小区建设年代较早,小区内的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慢慢的就跟不上居民的使用需求了。”孔浦街道拆迁办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更好地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去年年底,根据小区居民的意愿,江北正式启动了文汇新村的危改拆迁工作。

然而,小区居民大多已经上了年纪,有些老人行动不便,还有不少房主早已定居外地甚至国外,沟通联系起来并不方便。“我们小区的拆迁工作其实不好做,多亏了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细致入微。”叶尚涛表示,小区拆迁时,作为负责与居民沟通的居民小组长,他对拆迁工作的难度深有体会。

面对小区的特殊情况,拆迁工作组直接把办公地点搬到了小区里面。有行动不便的老年居民,工作组就派工作人员上门去讲解政策,一两次不行,就来回好几次去讲解。对已经定居外地的居民,工作组承诺,只要房主回来签约,他们保证随时提供服务。最终,整个小区仅用9天,居民签约率就达到了80%的法定生效线,创下了孔浦危改签约工作最短的时间记录。

“一开始,其实我是很不想搬家的。毕竟这个年纪了,老伴还重病在家,一切只想求个安稳、方便。”今年72岁的老龚原本是极不情愿签约的,最后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和真心帮助下,他成了最先完成签约搬迁的住户之一。“我现在的新房是一套面积更大的电梯房,老伴的轮椅进出也更方便了。”老龚说。

持续一下午的聚会中,大家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回忆着曾经的点滴。下午4点,叶尚涛作为聚会的组织者,站在活动室的门口,一一和大家告别,叮嘱着老伙伴们各自保重身体。“什么时候有时间,再一起过来打乒乓球。”分别时,叶尚涛仍不忘约上自己的好友。对于叶尚涛来说,虽然小区拆迁了,但他们几十年的情谊,早就已经刻在了记忆的最深处。



编辑: 周文丹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