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第一樟”见证千年兴衰古宅旧址遍布却令人叹息

2018-08-28 10:36:45 现代金报 记者 郑乔

  浙江第一樟“五叉樟”,千年不倒

  宁海前童镇的竹林村,距离县城仅5公里左右。走进村子,仿佛置身历史长河。

  王氏在此是大姓,族谱上溯千年,是琅琊王氏的一支后裔。千年前,不知是谁播下种子,一株樟树成长为“浙江第一樟”,见证了这座村庄以及这整个家族的起起落落。时至今日,竹林村是宁海县可以排得上号的大村,却一直苦于无法提升集体产业的规模,难以提升村民生活水平,这成了村里干部和村民的一块心病。近日,记者与专家一行来到竹林村进行了实地探访。

  古树茂盛 “浙江第一樟”见证千年历史

  竹林村由原来的七星、七宝、七贤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为前童镇的第一大村,拥有居民将近1500户。步入村子后,可以发现新老住宅混杂,老宅的数量更多,但是老宅的保护和利用比较薄弱。

  竹林村的底蕴,不仅体现在县志、家谱以及老宅等方面。村子深处,有一棵需要数十个小朋友一起才能环抱的古樟树。不少村民都记得,小时候曾在树洞里捉迷藏。如今为了保护,相关部门还在树干中放置了钢结构的支架。据树前石碑记载,这棵树已有上千岁了。

  这棵树有着“浙江第一樟”的称号。而今,已经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见证者。就在不久前,村里数十对金婚夫妇,在樟树的见证下,举行了一番纪念仪式。村委会主任王军强表示,树木经历千年风雨,不知陪伴了多少人的童年,人们已经愿意相信,樟树见证过的爱情,能够天长地久。“这棵树是我们村里的一大名树。人们见到它,第一反应都是‘原来樟树可以长到这么粗’。很多媒体慕名而来,一些成双成对的年轻人也会来跟树合影,图个好彩头。”王军强说道。

  竹林村还是远近闻名的“五匠之乡”。其中,尤以木匠最为著名,手艺得到了非常高的认可。王军强说,保国寺的修缮曾有竹林村的匠师参与:民国时,匠师王保德仅用一天时间就换下大殿旧梁,这一高难度工程至今为人称道;前童著名的“千工床”,也是竹林村木匠的作品。

  痛点不少 竹林村亟待上演“变形记”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有名的古诗里,“王”指的就是王导,出身魏晋名门琅琊王氏,王羲之的叔叔,东晋重臣。琅琊王氏子孙,有一支落脚到了竹林村。琅琊王氏,历史上名人不少,更有出自竹林村的。比如南宋的王定,嘉定元年中进士,土生土长的宁海县竹林村人。而村支书王雄强所言的家谱,最早竟可追溯到周朝。

  虽然有这么多优势,但竹林村干部始终有一个困惑。“说起底蕴来,我们这座村子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说起规模的话,也是个大村。但是我们村子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垫底的。”村支书王雄强说道,“我们的村干部努力了很多年,都很想创造一些机遇,扭转现在的局面。”

  王军强告诉记者,综合大家的设想,村民仍以务农为主,希望能够借助古村文化,引进一些从农业出发的好项目,进行长期规划和运作。

  “很多地方都在尝试立体农业,我们也希望将来能够在村子整体提升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打造与农业有关的文化旅游项目。这对整个村子乃至前童镇来说,都是利于百姓的好事。”王军强说。

  专家建议 打造古宅、古树、古事旅游线路

  与记者一同走访竹林村的,有文创领域的专家周知白。经过实地考察,周知白对于竹林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认可,也在村干部的愿景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实际的建议。

  周知白认为,村子原始规模较大,但是基础设施方面确实比较薄弱。斥资数百万元的荷花池、步道等景观仍在建,村子整体形象的提升还需时日。“据我观察,竹林村的旅游资源是有的,但是比较分散。比如千年古樟周围民居密集,还有其他一些称得上是优势的古宅等资源,其开发同样受周围环境的制约。”周知白说,“竹林村有底子。这里自然环境好,包括水库、山林,还有几百亩可集约使用的土地。”

  关于村子的转型开发,周知白也给出了一些建议。“以距离城关较近的土地作为开发重点,坚持不破坏自然景观为前提,打造为城关人民服务的农业综合旅游地带,作为城关人周末体验赏梨花桃花,摘果,酿果酒,摘茶,制茶等的亲子旅游中心。”周知白说,“再则,以休闲旅游中心的人流量带动村庄内部的景点,包括水库和几处古宅、古树等。”不过,规划还是要一步一步来,既要有短期的收获,也要有长远的打算。“村庄内部成片改造的话,成本太高,前期不建议做,毕竟投入很难见到效果。这时候就要划重点——先期打造几个精选的景点,如古宅、古树、古事。串联起旅游路线后,从而带动旅游业态,提高农民的收入。当村民有了实惠后,自然也愿意参与到村容村貌的改建中来。”

  [ 金报征集令 ]

  “乡村田园变形记”依托文创设计、田园规划、休闲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团队,通过大型媒体寻访、文创设计大赛等环节,探寻乡村文创发展话题,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内,寻访团会对市民推荐村落进行实地走访,对文创设计改造成功的村落进行经验分享;对有意向改造的村落,会邀请专家对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

  ●征集令内容

  一、宁波大市范围内寻找文创设计案例乡村。

  二、征集有文创设计改造需求的村落,请你讲述家乡好故事。

  三、寻找宁波创意人才,只要你关注文创话题,关注乡村振兴主题,不妨畅所欲言。

  ●参与方式

  1、热线电话:66111111。

  2、微博、微信推荐:新浪微博@现代金报私信;微信公众号关注现代金报私信

  3、扫二维码进“创意让生活更美好第二季”微信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