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宁波频道 > 城事热点 > 城市快报  正文

孩子们怎样上网 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2018-05-03 10:41:40 来源: 现代金报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楼晓娴

  昨天上午,北京图书大厦,有学生正在翻阅《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昨天上午,国内首套专为青少年编写的网络素养读本——《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第一辑)在北京图书大厦隆重举行首发式。这是宁波为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做出的探索。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家长很是苦恼

  “我女儿读小学五年级了,班级里一半多的同学都有自己的手机,她也老是吵着要我给她买。我哪敢给她买啊,只要一有空余时间,她逮到机会拿到手机就会玩游戏,要说很多次才会不情不愿地还给我。这要是有了自己的手机,那还了得。”说起孩子上网的问题,市民周女士说出了自己的苦恼。

  市民王先生也感同身受。“儿子马上要升高中了,好几次被我发现躲在被窝里玩游戏到凌晨一两点,早上精神也不好。”王先生告诉记者,他跟其他家长交流这个问题时,发现很多孩子都背着父母偷偷打游戏。

  青少年一代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他们作为“网生代”拥有强大的互联网学习能力,但面对着现实与虚拟交互的复杂环境。

  宁波专门编写读本

  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基于此,宁波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与宁波出版社精心策划了《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选题,并邀请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罗以澄和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万亚伟担任丛书主编。

  这是宁波为“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作出的一个重要探索。目前,该项目已获得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同时入选了2017年度浙江省重点出版物项目库。

  据了解,该丛书编写团队力量雄厚,写作目的明确。丛书六名作者均具有博士学位和高校高级职称,有些作者的子女也正值青少年。因此,这本丛书也可看作是家长们的生活经验分享。他们不仅为自己的孩子操心,更是为全社会的孩子们思考。首发式上,来自中宣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团中央等相关单位局处室负责人和高校专家教授应邀出席,向相关学校师生代表授书并联合推荐这一适合青少年的读物。

  这是国内首套专为青少年编写的网络科普教材

  “这套书力求通过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形式向青少年传播正确的网络知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罗以澄教授说,网络素养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全社会的网络文明建设。目前,该套丛书已经在全国新华书店同步上架。

  据悉,《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第一辑)是国内首套专为青少年编写的网络素养读本,既是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又可作为地方教材或校本教材。

  本丛书第一辑共六册,分别围绕与青少年的生活及网络实践密切相关的六个主题展开:《网络谣言与真相》、《虚拟社会与角色扮演》、《网络游戏与网络沉迷》、《黑客与网络安全》、《互联网与未来媒体》、《地球村与低头族》,旨在帮助青少年看清网络媒介的不同面相,从而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媒介及其信息。

  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比如《网络游戏与网络沉迷》,梳理了网络游戏的发展轨迹,描述了网络游戏的正负能量,分析了网络沉迷的现状与成因,总结克服网络沉迷的措施与方法,对青少年而言,这是观念的认知,更是行为的指南。网络游戏之于青少年成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内容不健康或沉迷于网络游戏,都会给青少年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健康的网络游戏,即使不属于传授知识的益智类游戏,仍可以成为儿童接触互联网的一种启蒙“教材”,可以作为青少年体验人生的一种文化方式。编写者从青少年的心理与体验出发,辩证地看待网络游戏,更易让读者接受。

  作为《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的主编,罗以澄在首发式接受采访时表示,青少年认知和行为处于发展阶段,对各种复杂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够,在使用媒介的时候面临注意力缺失、信息焦虑、数字压力、网络成瘾、隐私安全、网络暴力等诸多风险,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对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对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态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