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宁波频道 > 城事热点 > 城市快报  正文

草莓干、蓝莓酒、桑葚汁、水蜜桃酒……精深加工让“尾货”水果重生
2018-05-02 13:48:30 来源: 宁波日报 记者 何峰

  ◀尚田青农创客中心的员工正在处理草莓。(何峰 摄)

  ▼孙永涛加工的草莓干。(何峰 摄)

这些天,位于慈溪市坎墩大学生农业创业园内的慈壹佳草莓园里,负责人孙永涛忙着采摘即将下市的草莓,然后放进果蔬加工机,在零下45摄氏度的条件下冷冻5个多小时,将新鲜草莓做成草莓干。

“经过降温、预冻、抽真空、干燥等多个环节,草莓完全脱水,但保留了草莓原来的营养成分。”孙永涛说。记者看到,脱水后的草莓干“粉嫩呆萌”,保持了“高颜值”。放进嘴里,“咔”的一声,酸甜的味道充盈口腔,质地较其他果蔬干更为酥脆细腻。

孙永涛介绍,进入四月份,红火了半年的“草莓季”进入“倒计时”,草莓个头开始变小,样子也不再那么光彩鲜亮。由于气温升高,本就娇嫩的草莓更加不易保存,稍一触碰,短时间内就出水变质,经销商不再上门收购。3月一过,来大棚采摘草莓的游客也是寥寥无几。“快下市的草莓一般以很低的价格处理掉,甚至烂在田里当肥料。”如何为30亩草莓“尾货”找到“好去处”,实现变废为宝,成了孙永涛一直思考的问题。

五六年前,孙永涛开始关注草莓的深加工技术。去年,经过深思熟虑,他投资20多万元引进一台果蔬冻干机,进行试验。经过几个批次的尝试,他逐渐掌握了窍门,技术开始成熟。“目前,100千克新鲜草莓可以做成10千克左右的草莓干,草莓干每千克能卖到400元。农场50克包装的草莓干非常受游客的欢迎。”孙永涛介绍。

宁波枕山面海,产出丰富。近年来,随着农旅一体化的快速推进,草莓、蓝莓、无花果等品种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推广水果深加工技术,成为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必然途径。

这几天,奉化区尚田镇青农创客中心的工作人员忙着接收种植户送来的草莓,经过分拣和清洗,根据不同的加工方向进行下一步处理。被誉为“中国草莓之乡”第一镇的奉化尚田镇,拥有优质草莓基地5500亩,每年到这个季节,大量“尾货”草莓的销路成为困扰种植户的难题。去年,青农创客中心在台湾食品专家指导下,推出了草莓主题糕点、草莓系列伴手礼、草莓酵素饮品等衍生产品,颇受市场欢迎。“今年,我们和本地加工企业进行了对接,进一步推进草莓的深加工。目前已经收了5000千克新鲜草莓,准备加工成草莓果汁、草莓酱、草莓酒、草莓干和草莓糕点等产品,预计六七月份就可以上市。”中心负责人赵洁说,做好草莓的精深加工,形成系列化产品,也有利于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在尚田镇,不少草莓种植户会将“尾货”草莓发酵,酿成草莓酒。此外,在尚田还能看到水蜜桃酒、无花果酒、猕猴桃酒的身影。“因为是蒸馏酒,度数还是有点高,但具有浓郁的草莓香味,主要送给亲朋好友品尝。”草莓种植户陈利生告诉记者,自酿草莓酒量很少,若要大规模生产加工,门槛很高。

在余姚梁弄汪巷村占地500亩的“百果园”里,颗颗绿色的蓝莓挂满了枝头,再过一个月,成熟的“蓝精灵”将迎来八方游客。“百果园”的负责人汪国武说,蓝莓的销售主要靠游客来园采摘,最后剩下一些个头小的、品相不好的,就用来做酒。没想到蓝莓酒一鸣惊人,比进口葡萄酒还好喝。慈溪一位企业家找上门买走20箱,作为企业招待用酒。

前年,汪国武申请了“蓝莓酒独特制作工艺”的国家专利,并进行QS认证,将这种“土货”推向市场。“口口相传,蓝莓酒的销售情况一年比一年好,产值已经超过蓝莓采摘。以前没人要的下市蓝莓实现了大收益,产业链越来越长,附加值越来越高,果农的收入就能再上台阶。”汪国武欣喜地说。


编辑: 周文丹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