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宁波频道  正文

这项工作做了20年,为什么我们还在坚持
2024-06-18 09:09:36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丹静 通讯员 勇祖轩
浙江在线-宁波频道6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丹静 通讯员 勇祖轩)今年初,宁波又有一批农村工作指导员接过“接力棒”,到宁波各地农村帮助发展。半年过去,他们正给不少山村带去新气象。

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20年来,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对浙江农村的脱贫致富、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宁波也已累计派出42073名农村工作指导员。

经过20年的努力,浙江尤其是经济大市宁波的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宁波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48350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过30万元,乡村面貌也有了巨变。

农村已经巨变,还需要继续往农村派指导员么?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农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村民增收渠道也有限;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发展也面临更高要求,更需要懂现代农业、懂乡村旅游、懂互联网的新型人才。

正是看到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宁波对农村工作指导员的要求有了新的变化。根据中央和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宁波制定《农村工作指导员履职赋能“三张清单”》,细化明确农村工作指导员践行一项承诺、开展一轮走访、带动一方发展等“十个一”工作任务,明确职能部门有坚强的组织领导、有刚性的制度约束、有明晰的工作指引等“十个有”保障要求,督促派出单位落实全方位工作支持、全过程组团帮扶、全领域经费保障、全维度关爱激励、全周期考核管理等“五个全”关爱举措,进一步推动农指员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奉化区大堰镇乡村一景。通讯员供图

新时代农村工作有新要求

宁波共有2159个村,但村与村之间差距不小。宁波要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首先解决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提高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性收入。如何利用新技术、新工具、新手段,来给农村产业赋能,是新时代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江北区,慈城虹星村便是靠着农村工作指导员搭上了直播经济的快车——微盆景是虹星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年产值超亿元,但过去都靠传统批发商销售。近几年,虹星村村民希望能借助直播电商拓宽销售渠道,有的农户也开始自己尝试“直播”卖微盆景,但由于缺乏技术、不会运营,效果一般。

农村工作指导员赵凯(右),走访微盆景种植农户。受访者供图

今年,宁波电商城投资开发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凯成为了虹星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利用自己在直播电商领域的资源,他一到村里,就着手打造微盆景的对外品牌,建立培养盆景直播销售团队,尝试网红带货、平台团购等新的销售模式,与宁波(前洋)直播中心合作,搭建“微盆景直播坊”,解决盆景线上销量、品牌孵化、助农主播培养等问题。

近几年,乡村旅游的兴起,许多村都想“跟风”,可是如今乡村游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没有好的“领路人”,想站上风口也不易。

今天1月,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王玉琦,来到奉化西坞庙后周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经过调研,他发现,庙后周村离城区近,自然旅游资源较好,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缺乏规划,“流量”没有变成“留量”,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直不高。

目前,王玉琦已经和村领导班子制定了村庄发展规划,深入挖掘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零星的旅游点串起来,“今年不仅要把乡村博物馆建起来,还要申报乡一级旅游村庄,让游客在村子里的时间更长”。

据了解,宁波的目标到2026年,乡村游客达到6000万人次,且通过三年努力,将宁波打造成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高地、长三角乡村旅游目的地首选地。

“派谁去”的标准也变了

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直播带货,亦或是探索其他新的发展路径,宁波的农村都有广阔空间,然而农村的人才瓶颈一直突出。

“所以,我们指派的干部,不仅要求有涉农技术专长,也要求懂旅游、懂规划、懂项目运营。”宁波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市域样板的进程中,“派谁去”“怎么派”,尤为重要。“要把派出单位的职能优势和农指员个人特长与派驻村的实际需要相结合。”

“缺乏运营人才是很多乡村发展旅游的一大难题,我希望从这一方面入手来破局。”宁海新旗山村农村工作指导员夏建军颇有感触地说,这些年各地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农村的交通、水利、电力等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具备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硬件条件。只有引入经营性人才,才能把这些资源盘活。

农村工作指导员冯学军(左),指导村民种植香橼。通讯员供图

奉化大堰镇张家村的指导员冯学军深有同感,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张家村引进了一个专业经营民宿、露营项目的团队,目前,民宿和露营基地都正在紧张施工中。

据了解,这一批125名市派农村工作指导员绝大部分来自宁波市级机关、企事业、高校、金融机构等单位的优秀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有的懂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有的则具备文创、建设规划、乡村运营等专业背景。在选村上,今年的市派农指员向“16+3”区域内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红色美丽村、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选派。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批市派农村工作指导员中,有来自宁波13所高校的老师。

“高校有人才优势,我们也希望通过扶智,给村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邱耀是今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派驻到象山黄避岙乡沪港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以来,他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帮助制定村庄规划,目前正在筹备打造乡村振兴高校联合体。尤其是,他还组织江西、南昌一些高校的校友会、专家团来黄避岙乡实地考察,助力黄避岙乡精准对接高层次人才,促进当地产业长效化、机制化发展。

农村工作指导员邱耀,组织高校校友会来村里实地考察。受访者供图

近几年,宁波在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时候,特别注重发挥高校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以高校农指员驻村帮扶为纽带,组织协调在甬高校与乡镇结对,组织宁波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财经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在甬高校成立乡村振兴帮扶联合体,开展智力帮扶,合作共建美丽乡村。

比如,宁波大学为鹿亭乡打造“大学小镇”全方位帮扶、宁波工程学院为前童古镇挖掘历史文化和保护、浙江万里学院为高塘岛乡开发农产品深加工、宁波财经学院为集士港镇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新桥镇引进农产品新品种等等,都做出了宁波高校结对帮扶的特色亮点。

不难发现,宁波已成功探索出一条乡镇借助高校智力帮扶实现乡村振兴的新途径。同时,由市国资委牵头,宁波开投集团、宁波交投集团、宁波金融开发集团、宁波人才发展集团、宁波通商控股集团、宁波农商发展集团、宁波文旅会展集团、市轨道交通集团、宁波城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9家市属国企共同成立国企助农帮扶团,围绕助农项目推进、农特产品促销、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开展组织共建、发展共促、活动共办,形成国企助农特色品牌。

以党组织为纽带,深化开展党建联建,积极探索联合组团帮扶。奉化区以水蜜桃产业为纽带,发挥农指员的专业特长和部门优势,把滕头村、塘湾村、青云村、傅家岙村、陈家岙村、林家村等7个村农指员整合起来,形成“桃园七结义”帮扶共同体,从研发端、生产端、加工端、销售端、融合端5个方面,分片组建专业工作组,推动水蜜桃产业发展。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成为新焦点

农村工作指导员实施20年,另一大变化在于:如今不少村民富了,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要求,对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的需求更迫切。解决这一短板,是新时代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在奉化大堰董家村,高丽已经在董家村做了10年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在这期间,她帮助推进村里的居家养老中心建设,让留守老人吃得好、吃得放心。“我们这里环境好,是个长寿村,现在村里90岁以上老人在居家养老中心可以免费吃,70岁以上老人每顿1.5元,一荤两素一汤。”高丽说。

农村工作指导员高丽(左二),查看山黄精种植情况。通讯员供图

看病,对农村老人来说,是一件麻烦事。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时代的到来,农村工作指导员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工具,提升乡村的医疗服务条件。

毛凌翔是宁波市委办公厅选派到余姚梁弄雅贤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自2021年驻村以来,他常年吃住在村里。

农村工作指导员毛凌翔(左一),介绍健康小屋建设情况。通讯员供图

他在走访时发现,村里卫生室的条件非常有限,村民做个简单的检查都要去6公里外的镇卫生院,于是他联系了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以及道恩科技有限公司,并筹集资金250万元,在雅贤村建立了“智慧健康小屋”。

如今,当地村民只要刷身份证就可以进行血压、血氧、体温等指标的检测,通过“云视窗”智慧屏还可进行人机互动就诊指导,这些体检数据会同步上传到慢病健康管理平台,一旦结果出现异常,工作人员会当场告知体检者,提前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定期还会安排专家进行视频问诊。

这个“智慧健康小屋”架起了村民和镇卫生院、宁波市级医院等医疗机构之间的健康桥梁,实现村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疑难危重病快速转诊”的就医新模式。

物质富裕了,村民对精神富裕有了需求,他们希望能在家门看越剧、听甬剧、跳广场舞,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文艺团队来到乡村,这也对农村工作指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农村工作指导员一任接着一任的努力下,小病不出



编辑: 周文丹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